成都别了,纸质记账凭证!一个时代正在悄悄结束!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颁布《电子发票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指南》!全流程电子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除法律和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仅使用电子会计凭证进行报销入账归档: (一)接收的电子会计凭证经查验合法、真实; (二)电子会计凭证的传输、存储安全、可靠,对电子会计凭证的任何篡改能够及时被发现; (三)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凭证及其元数据,能够按照统一的会计制度完成会计核算业务,能够按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格式输出电子会计凭证及其元数据,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且能有效防止电子会计凭证重复入账; (四)电子会计凭证的归档及管理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档案局第79号令)等要求。 一 数电票开具方式 二 数电票交付方式 三 数电票命名 四 数电票票面内容自查 五 数电票报销方式 ❖ 打印输出纸质件方式:报销人将数电票打印输出纸质件后,将其与填写好的报销单、其他原始凭证等一起通过线下方式进行报销审批,同时将收票人收到的数电票电子文件原件通过电子邮箱等通信软件传输至报销审批人,再传输至会计人员。 ❖ 不打印输出纸质件方式:即报销人不打印数电票输出纸质件,而是直接填写纸质报销单,报销审批人仅审核纸质报销单。数电票的电子文件原件通过电子邮箱等通信软件从收票人传输至报销审批人,再传输至会计人员。 六 数电票登记 七 数电票用途确认 八 数电票入账 1)应用会计核算系统的单位,可通过报销系统或线下审批单获取凭证数据,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在线记账。 2)未应用报销系统但已应用会计核算系统的单位,需将线下审批单数据手工录入会计核算系统,记入相应科目和借贷方向,完成记账。 未应用会计核算系统的单位可以以数电票的纸质打印件作为入账依据,入账方法与纸质发票入账方法相同,但必须同时保存该纸质打印件的电子发票原件。 九 数电票收集、整理、归档(在线版) 步,电子会计凭证收集 会计核算系统、业务系统汇总整理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凭证(如记账凭证、含数电票的原始凭证)及其元数据,并通过归档接口传输至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步,电子会计凭证整理 收集完成后,应及时对电子会计凭证进行分类、组件、组卷、编号等整理操作。 分类:推荐采用会计资料形式-会计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并划定“门类号”为会计类(KU)、“形式”为凭证(PZ)、保管期限为30年; 组件:按记账凭证号进行组件,以电子记账凭证为主件,电子记账凭证、电子报账单、电子发票、其他电子原始凭证等组成一件;件内按电子记账凭证、电子报账单、电子发票、其他电子原始凭证的顺序排列; 组卷:按适当的时间周期对已组件的电子会计凭证进行组卷,卷内按记账凭证号先后顺序排列;案卷按卷号先后顺序排列。实行凭证分类管理的单位,可按类型结合时间进行组卷,一般同类型的电子会计凭证组成一卷; 编号:推荐采用全宗号-门类号(KU)-形式(PZ)-年度-案卷号-件号(卷内序号)的结构编制档号,案卷号和件号可由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 第三步,电子会计凭证归档 经整理的电子会计凭证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1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 注意:电子会计凭证档案应同时实施在线和离线存储。 十 数电票收集、整理、归档(线下版) 步,建立文件夹 根据纸质载体会计凭证卷(册)情况,在磁盘、U盘等存储载体上建立相应文件夹。一般一个月为一卷(册)建立一个文件夹; 第二步,拷贝数电票 将数电票按其关联的记账凭证所属卷(册)拷贝至相应文件夹; 第三步,填写相关信息 将相应纸质载体会计凭证的档号、保管期限等信息填入报销入账过程中形成的电子发票台账中; 第四步,编写说明文件 将数电票的会计期间、数量、移交人、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如非通用格式文件说明)等编制成TXT文件; 例如:2020年1-12月数电票,共555件,张三移交,并按照以下所示结构图存储于数电票文件夹中。 第五步,移交档案 将电子会计档案登记表及其纸质文件、数电票、说明文件和其他纸质档案在规定时限内移交档案人员。 1.如果受票方未做入账确认的,开票方可以自行开具红字发票; 2.全电发票未确认用途及未入账的,开票方发起红冲流程后,对应的全电发票将被锁定,不允许受票方再进行发票用途确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