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可谓是多事之秋。无论是以往一直沉淀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新政改革下衍生出的新问题都让行业管理者们头痛不已。目前只要做建筑劳务,就不得不面临两个难题:
1、是用工风险;
2、是农民工工资和社保、个税的问题。
而农民工几乎都是有农村社保,月入好几万是常事儿,签订劳务合同,除需要社保外,还要按照20%-40%的个税做预缴,之后年度做汇算清缴,。如何帮助建筑劳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依法规范劳动用工,有效控制劳动用工风险,减少用工争议的发生,结合该行业的特点,有以下方式可以达到降低用工成本,防范用工风险的目的。目前采用发工资降低成本的同时会产生社保和残保金的问题,如果用代发薪外包可降低风险。目前只有一种合规又成本低的方式,就是让包工头和班组组长设立建筑劳务个体户,然后劳务个体户和劳务公司合作,按项目结算人工费。自2021年7月1日起,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企业完成备案手续并取得资质证书后,即可承接施工劳务作业。其次劳务本身流动性就大,所以没有一些地域的限制,所以选择成立在税收优惠的地方既合规又合理,很多行业也都在用。老板自己明明很清楚,还是有一些抱着侥幸的心理,选择凑人头,还买票。最后被投诉了,被稽查了,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选择包工头或班组组长成立个体工商户这件事儿是一项双赢的好事。

首先,对于发包方而言,则拥有市场主体资格的个体户按照项目进行结算,就不用再为流动性比较大的农民工缴纳社保,同时还能取得专票进行抵扣,成本较低,而且有效地隔离了用工风险、社保、个税和残保金的相关问题。但在承包的同时要用灵工保做好工伤责任和民事责任的风险方法其次,对于包工头而言,核定征收之后的收入是自由可支配收入的,不需要二次缴纳个税,综合税负低至3%。同时不需要再冒着风险虚列工资凑人头。目前在很多地方已经陆续取消了建筑施工的劳务资质,改为了备案制,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通过注册个体户,用专业分包和经营的方式来替代原来的挂靠凑人头,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经营,完全充分地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声明:本文章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