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的方法一般有哪些?
税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按照相关法律政策找到适合企业的节税方式,从而减少纳税是可以操作的,合理的税收筹划在我国是被允许的。作为企业来说,对经营事项的事先筹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税额高的问题。
利用免税方法筹划以尽量争取更多的免税待遇和尽量延长免税期为要点。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争取免税待遇,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获得免税待遇。与缴纳税收相比,免征的税收就是节减的税收,免征的税收越多,节减的税收也越多;许多免税都有期限的规定,免税期越长,节减的税收越多。例如,如果国家对一般企业按普通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在A地的企业制定有从开始经营之日起3年免税的规定,对在B地的企业制定有从开始经营之日起5年免税的规定。那么,如果条件基本相同或利弊基本相抵,一个公司完全可以办到B地去经营,以获得免税待遇,并使免税期最长化,从而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节减更多的税收。
业务是流程,财税是结果,企业把利润赚到了还不够,真正的能拿到老板手里才是王道,企业盈利后,还有一项成本需要扣除了才能真正拿到手,那就税收,你作为老板你心疼不,你能舍得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来做税务筹划呢?
宜新---首先是观念要更新。纳税属于企业法定义务,节税乃纳税人之权利,因此进行税务筹划也就无可厚非,大可不必投鼠忌器,畏首畏尾;其次是模式要翻新。在“智大云移”时代,税务筹划要根据公司业务实际,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设计公司经营业务;第三是组织要创新,要看到如今个体崛起的趋势,适时适势解放思想,创新组织,抓住灵活用工与个体崛起的契机。
好的纳税筹划一定是建立在业务真实发生的前提之下,财务人员一定要还原业务真实面貌,切记不要背离真实业务,不符合业务真实面貌的节税,其实就是偷税,会计人员必须慎重节税,税务来源于业务,节税靠的是业务流程改变,而不是歪曲业务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