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额咨询费入账的税务风险,这些案例告诉你!
相信大家对大额居间费都不陌生,也是我们常说的“好处费”、“佣金”、“介绍费”、“茶水费”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居间费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案例 案例一:咨询费竟占收入80%补税+罚款600万元! 咨询费作为一个较难判断真实性的业务,经常被企业用来虚构业务虚列成本。很多企业为达到避税、减税的目的,通过假发票入账,虚构与咨询公司的咨询服务业务,虚列成本,偷逃企业所得税。逃税就是很多企业用“大额咨询费”入账的根本目的。 当提到“大额咨询费”时,相信大家就能秒懂其中的意思了。税务稽查人员更是见多识广,在检查过程中遇到大额咨询费,几乎都是时间在脑海中亮红灯,核实下来十有八九是虚构业务。 但是,本案中该企业收入的80%都是咨询费支出,显然超出了常理。企业解释的时候又说这是居间费用,居间费用其实就是佣金,而佣金是有扣除限额比例的,不过即使是居间合同签订得也不合常规,同样有造假的嫌疑。 最终该企业因无法提供完整的成本费用资料,难以查账,被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600多万元,定性偷税罚款300多万元。加上长达7年的滞纳金已经超过了税款,又被罚300万元,企业肯定损失惨重。 案例二:接受400万咨询费入账,补税+罚款200万! 某市税务局在发票核查中发现A企业从新疆一公司取得400万咨询费普通发票数张,并已入账,账目显示: 借:管理费用——咨询费 4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400万元 这种情况下,税务局质问企业,“你这400万的咨询费,到底咨询的是什么?”企业负责人既没办法提供有效的合同,也无法陈述咨询服务费发生的合理性,支支吾吾,闪烁其词。 经税务局全面调查,该企业利用假发票入账,伪造银行转账流水,虚构咨询服务费,偷逃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对其做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1倍罚款共计200余万元的处理决定。 这些案例深刻警示我们,确保居间费的依法合规处理至关重要。我们来延伸说明一下,对于居间费 企业经常支付咨询费 应该附的证据链一般有哪些? 居间人在收到居间费用时 应该如何纳税? 需要注意哪些风险问题? 企业经常支付咨询费 应该附的证据链一般有哪些? 对于企业大额费用的支出,原始凭证应当完整齐全,建议附有以下相关单据: 2、咨询合同或者协议; 3、咨询项目内部立项书或者内部会议纪要; 4、银行付款流水; 5、企业付款审批单; 6、咨询成果报告; 7、咨询记录或者痕迹; 8、咨询项目验收单; 9、其他相关资料等。 提醒一:一项费用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仅仅是看证据链的表象,更看重的是业务背后的实质,一张发票并不足以支撑业务的真实合理,因此业务的实质性测验至关重要。 提醒二:任何业务从始至终均要形成一个闭环,比如咨询费,开始要有合同协议、过程要有咨询痕迹、结束要有咨询成果或者验收。 居间人在收到居间费用时 应该如何纳税? 不同的居间身份所涉及的税费不同,具体如下: 一、以公司为主体收取居间费 如果以公司的身份收取居间费,需要考虑以下两个主要税种: (1)增值税:对于公司取得的居间费收入,需要按照适用税率(一般纳税人为6%)缴纳增值税。 (2)企业所得税:公司还需要就居间费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如果公司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则税率为5%。 此外,如果居间费收入需要分红给老板个人,还需要额外缴纳20%的个人分红所得税。 筹划建议:税收优惠园区的地方奖励扶持政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通过在这些优惠区域设立新公司或分公司、子公司等,通过业务分流,成立在园区的公司承接公司业务,正常申报纳税就可以享受地方的财政奖励扶持。根据企业的纳税情况,地方财政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返还,返还比例可以达到地方留存的70%-90%。这种政策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压力。 二、以个人为主体收取居间费 如果以个人的身份收取居间费,居间人需要去税务局代开发票给到对方。考虑以下两个主要税种: (1)增值税:增值税及附加税与小规模纳税税率一致,当前增值税为1%,附加税为0.06%左右。 (2)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提供居间服务并取得居间费收入时,需要按照预扣预缴税率(一般为20%-40%)缴纳个人所得税,并在次年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适用3%-45%的个税税率。 筹划建议: (1)在有税收政策地进行自然人代开发票: 在有税收政策地进行自然人代开发票,个税可以按经营所得核定征收在0.3%-1.5%之间。 即个人在税收优惠区代开发票给公司,不需要注册公司,由个人与公司签订合同,资金由公司打给个人,然后以个人名义在税务申请代开发票给对方公司,综合税赋通常在2.5%左右,开票即完税,保障三流一致,就可以走完全部流程。 (2)注册个体户工商户开票 目前正在推行个体户减免政策,所以还可通过成立个体户的方式去收款开票。 在特定的税收园区注册个体户,个税核定在0.3%-1.5%,综合税负2-3%左右,如果月销售额在10万内,还可以免增值税,综合税负更低。 (3)在税收优惠园区注册有限公司拿返税政策 通过将公司注册到税收优惠园区,并使用园区的有限公司来开展业务,企业可以在园区内进行纳税。根据企业的纳税情况,地方财政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返还,返还比例可以达到地方留存的70%-90%。 当然,居间人在开展业务时,无论通过以上何种方式处理税务问题,都需要确保交易真实性和合法性。 大额咨询费入账 注意3点 从源头开始,规范财务核算,据实列支成本费用,才是避免税收风险的根本之路。 很多企业的大额咨询费支出,只有发票和转账记录,没有其他任何资料,无法证明业务的真实性,所以不能在税前扣除的。 怎么能判断咨询收取是否真实?至少应该有规范的业务合同,合同中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咨询项目要求等,另外应该提供咨询项目最终的成果资料。 当然,虚假业务是经不住检查的,最终只能是补税罚款的后果。建议企业做账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一下,列支这么大额的一笔咨询费支出,自己相信吗? 1、公司发生大额咨询费支出,应签订相应合同 毕竟咨询服务不是有形的货物,看不见、摸不着,大额咨询费很容易引起税务局关注。所以,一旦有大额咨询费,企业应自查。 是否与提供服务方签订规范的业务合同,合同中是否明确列明收费标准、咨询服务内容、发生争议解决办法等。但很多企业的大额咨询费,只有简单的发票和银行转账记录,缺乏其他资料,根本无法证明业务的真实性。这个时候,税务局说你接受虚开的咨询费,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2、公司发生大额咨询费支出,应注意与规模相匹配 有些企业明明规模很小,每个月销售额也就60、70万,但是每个月总有那么20、30万的咨询费支出,这就需要打个问号了。大额咨询服务费加企业日常房租、水电费办公用品等支出,企业刚好不怎么交增值税。另外所得税这块加上人员工资的抵扣,那这个企业还赚钱吗? 3、公司发生大额咨询费支出,应关注提供服务方的专业资质、业务相关性 财务在收到大额咨询服务费发票以后,不要急着入账,一定要比税务局还慎重,要保持着税务局核查企业的警觉性。重点关注提供服务单位的专业资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另外查看对方经营范围是否有相关的领域。 最后提醒:合理,守法经营,杜绝预警和稽查!
1、咨询费的发票;
很多企业到了月底,因大量缺票,会从”兄弟公司“弄点发票过来抵扣进项,可能1个月不会被税务局发现;2个月也是风平浪静;3个月也是依然安全......久而久之,财务就会潜意识里接受这种虚开行为!
最后被税务局稽查,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提供发票的单位跟咨询业务毫不沾边,也基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那这个咨询服务费搞不好就是老板找人买来的发票,老板不想让你知道而已。